![](https://img1.goepe.com/2023073/0_1689295607_6652.png)
醫院廢水消毒及在線監測的研究與優化
醫院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抗生素,如果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將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病原微生物可以通過水源傳播疾病,抗生素則可能導致抗藥性的產生和擴散。因此,醫院廢水的處理和消毒是一項重要的環保任務。
我國的《水污染防治法》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對醫院廢水的排放標準和處理要求進行了明確規定,要求醫院必須對廢水進行處理和消毒,達標后方可排放。
醫院廢水的處理通常包括預處理、生物處理和深度處理三個步驟。預處理主要是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和大顆粒污染物;生物處理則是利用微生物將有機物轉化為無害的物質;深度處理則是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去除廢水中的難降解有機物和病原微生物。
制氯和加藥是醫院廢水消毒的重要環節。常用的制氯方式有電解法和化學法,加藥方式則主要有連續加藥和間歇加藥。連續加藥可以保證消毒效果,但藥物消耗大;間歇加藥則可以節省藥物,但需要精確控制加藥時間和量。
醫院廢水排放假藥及監測的主要難點廢水中污染物種類多、消毒時余氯濃度高、濃度變化范圍大,水流不穩地,國家消毒劑少達不到消毒作用,投加過多,產生殘留和氯氣對水體和環境產生危害。
醫院廢水的在線監測主要包括余氯、ph、流量監測。余氯檢測主要使用余氯電極法和DPD法。余氯電極法和DPD法的對比:
余氯電極法和DPD法都是常用的余氯檢測方法。余氯電極法具有操作簡單、測量快速的優點,但對水質的要求較高,易受到其他離子的干擾,適合干凈和小量程水體;由于醫院廢水消毒規定濃度在6-20mg/l之間,使用普通自來水電極,無法準確測量。如果非精準加藥,濃度波動很大,時長發生遠超200ppm的投加,超過電極量程將對電極產生不可逆損傷。因此,電極法需要和精準加藥設備配合使用,以免經常更換昂貴的電極。
DPD法是國標檢測方法,不受溫度和ph值、水流影響,測量準確。高濃度余氯也不會對設備造成損害,是監測排放水的理想監測方法。
DPD法則具有靈敏度高、干擾小的優點,需要每月維護更換一次試劑。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優化方案:
1. 強化預處理,減少生物處理和深度處理的負擔。
2. 使用電解食鹽水制氯,節約成本,控制穩定的投藥濃度,通過前饋及反饋控制精準加氯。
3.優化加藥方式,結合連續加藥和間歇加藥的優點,提高消毒效果,降低藥物消耗。
4.使用DPD余氯檢測方法,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5.余氯分析儀和ph計、流量計數據上傳環保局。
6.數據除本地上位機存儲外,上傳運營商云端服務器,通過大數據模塊分析運行情況,定期給出判斷和運行報告。
醫院廢水的消毒和在線監測是一項重要的環保任務。通過優化工藝流程、加藥方式和檢測方法,可以提高廢水處理的效果和排放的監管統計,保護環境和人體健康。